陌邻变近邻,基层治理有温度
近日,位于南塘河社区嘉贤庄163、165号一楼大厅的楼组会客厅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了小区居民沟通学习、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嘉贤庄163号、165号现有业主40户,老年人占大多数,党员占比较少,有10名党员,其中3名高龄党员,5名退休党员,2名在职党员。为进一步延伸组织触角,南塘河社区党总支结合楼道特点和居民需求,因楼制宜打造党建引领下的楼组会客厅,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员为纽带,居民共同参与”的格局,激励党员在楼道内、家门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让“小空间”释放“大能量”。经过广泛意见征询,这处联合楼组“寸草春晖楼”应运而生。
“寸草春晖楼”内设常青藤红色议事厅、“转角遇到爱”便民服务角、学习园地、吃饭、聊天休息场所等功能区。
“这个楼建了以后,我们老年人经常在这个大厅里面谈谈笑笑,对我们来说也是很方便的,也很开心,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推动“楼组党建”建设。”嘉贤庄165号楼道楼组长刘银凤告诉小新。
很多老年人不会用微信等手机联络方式。有些人工作很忙,很晚才回家,遇不上大家。但是大家都很想参与小区、楼组的管理,但又苦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于是大家纷纷表示:小区有啥事,家里有啥事,大家能出主意的一起出主意,远亲不如近邻。“寸草春晖楼”架起了上班族和退休人士、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大家借此平台互帮互助、共商共洽,方寸之间解决邻里大小事。
有了“寸草春晖楼”这个平台,信息互通渠道更畅了,邻里关系也愈加亲近,“陌生人社会”逐步向“熟人社会”回归。这是南塘河社区嘉贤庄最真实的写照。“他们将现代化高楼住出了传统式大院的烟火气。”南塘河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芳笑着说。
在党建引领下,南塘河社区正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推动楼组党建建设,通过打造微阵地、提升软实力、激发同心力,营造党建引领、睦邻和谐的良好氛围,让原本冰冷的公共空间充满美感和温度,有效激发居民参与自治共治的热情,把楼组建设成为熟人社会的联络地,织密一张幸福网,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居民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正是这一探索的积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