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 让生命有尊严的谢幕
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
她们照顾的每一个患者并不能康复出院,
而是帮助他们无牵挂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让生命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
有光,有温暖,
她们就是安宁疗护病房的护士们
安宁疗护通俗地来说就是临终关怀,安宁疗护并非放弃对患者的积极救治,也不是“安乐死”,而是尊重生命,把死亡认作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控制疼痛及心理精神问题,同时帮助患者的家庭和亲属能够平静面对亲人的离世。
2012年嘉定区安宁疗护病房正式成立,成为区里第一家试点,2020年成功创建嘉定区安宁疗护中心,对病区进行了改造扩建,至今已经得到众多家庭的认可。在这八年的时间里从最初的只能接收4人,到如今已拥有十间病室,可容纳28人。
张牡蓉作为护士长,是最早一批接触安宁疗护工作的护士,有着近20余年的护理经验的她在刚开始接触这项特殊的护理工作时还是很犹豫的。对于安宁病房的护士来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普通护士看到病人康复出院内心充满喜悦,而安宁疗护患者最终的结局绝大多数都是死亡。
刚开始的时候,她和她的同事们常常感觉抑郁,但身边的家人、朋友一直给予鼓励,坚定的职业操守也让这群护士一直坚守这份工作,陪伴许多肿瘤晚期的患者,走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今天,张牡蓉和她的同事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一早张牡蓉穿过门诊走廊,墙上刻着“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后一刻,你仍然是那么重要!”的字样,抵达安宁病房开始一天的工作。
安宁病房并不想象中的沉闷暗淡,相反每一间都很亮堂很干净,随处可见都是护士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鲜花。病室名字也不是普通病房的1234……而是按照孔子老先生《礼记.曲礼》中对年龄的描述“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命名,温情又易懂,据张牡蓉介绍,这是这里的特色,让患者能够感受到生命的轮回,不那么冰冷。
在患者家属的眼里,她们是“温柔”的化身。张牡蓉习惯夜里巡视病房,每每看到病人的手机屏幕还亮着,她就会轻手轻脚走上前询问“哪里不舒服?”、“怎么还不睡啊?”、“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柔声细语的问询中,是张牡蓉耐心服务的温暖。
张芳芳来到这个护理病房6年,在她眼里每天的工作其实都是平常小事,“比如帮他们带带早饭、换换口味,或是提前预留米汤等等,虽然时日不多,但我还是希望能做得更周到一点。”
今年新收了一位43岁的患者,是个唐宝宝,智商还不如一个3岁小朋友,吃东西特别挑剔,就爱吃零食。有天夜里值班,唐宝宝突然想吃肯德基的可乐,哭闹着不肯睡。当时已经关门了,想来想去,虽然觉得不是很健康,但为了让“小孩子”开心,第二天一大早芳芳还是赶去肯德基,买了很多薯条、可乐、汉堡送到唐宝宝的面前,边吃边问她“好吃吗?”“好吃,吃不完,要一起吃!”对于安宁患者来说,能让患者发自内心地展露笑容,就是她们最大的成就。
张荔是静疗专科的护士,为了让患者能够早早输液,提前结束,不那么难受,每次需要输液的时候她都提前上班,虽然家住的很远,她也毫不在意,“我所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能让他们少痛一点,就是我最大的成就了。”
“我们希望患者在最后一段生命时光里,不是只有病痛,还有爱、关怀和欢笑。”但提供专业的安宁疗护,并不能仅仅靠一份爱心。肿瘤晚期的患者因疾病特点对护理工作要求更高,除了护士,这里还拥有医师、社工、志愿者、营养师、药剂师等人员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她们克己慎独、精益求精,要熟练掌握多项护理技术;疾病的严重为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情绪不稳定,挨骂是常事,但张牡蓉说这里有个宗旨:只要患者生气,那就是我们的错,必须把患者哄开心!据了解,这里从来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挑选病人,病再重都接纳。她们以最深沉的仁爱、最善良的初心,温暖着每一位肿瘤病人。
在这个属于护士的节日里,安宁疗护的护士们就是一道光,虽然无法挽救生命,但是尽她们的所能,衬映着生命的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