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减灾日】“地震来临,应躲在桌下还是桌边?”你猜对了吗?
第34个国际减灾日来临之际,新成路街道举办2023年国际减灾日暨“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主题活动,邀请统嘉消防安全学院黄博文老师来到墅沟社区,为居民们带来一场实用的防灾讲座,旨在通过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保护好灾害脆弱群体,加强防灾减灾中的韧性建设。
01地震来临,应躲在桌下还是桌边?
必须躲在桌子或床铺的旁边,不能躲在下面。
如果躲在下面,桌子或床铺无法支撑带有动力加速度的垮塌物,造成垮塌后,人会被压在下面不能生存。如果躲在旁边,必须降低自己的高度使自己比桌子或床铺低,并尽可能用枕头、椅垫护住头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躲避垮塌物体对人体的伤害。坠落物有旁边的桌子或床铺支撑,即使把它们被砸坏也有支点,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间”以等待救援,或等主震后再逃生。
02为什么可以躲在浴缸里?
同理,浴缸有存在凹陷,容易形成“生命三角空间”。承重墙墙角、大冰箱旁边、坚固的家具旁边、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都容易形成“生命三角空间”,这样的地方才是最佳躲避地点。
03三楼发生火灾,应最先疏散几层?
发生火情的楼层应该最先疏散,火势蔓延到其他楼层需要时间,本楼层的人员最危险,应最先撤离。
04油锅起火,应该怎么办?
应关闭立即灶台阀门,并盖紧锅盖,特别注意不能用水和面粉扑救,做饭期间,尤其是加热油锅过程中,不要擅自离开灶台,小火慢炖时一定不要忘记关火,以免发生意外。
授课老师针对地震、火情等市民常见的灾害场景,选取了容易被忽视或存在认知偏差的防灾知识入手,通过问答环节,激起了大家的兴趣。市民王浩芳说,这样的讲座很实用,讲的都是平时用得到的知识,学到了很多。通过听讲座和参加课后举办的应急逃生演练,她相信自己在面对灾害时能更加从容。
课后,大家参加了社区组织的逃生演习,模拟楼道发生火情,应急员启动应急预案,引导居民有序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