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成政务>新成汇客厅>详细内容

充电赋能,蓄力前行 | 新成路街道举办社工能力提升培训班

作者: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3-10-12 12: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为全面践行党的二十大关于基层社区治理的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筑牢社会工作者为民服务的初心,增强他们的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基层治理工作提能增效,9月27日下午,嘉定区新成路街道举办了“蓄力前行”社会工作者人才能力提升培训,50余名社会工作者齐聚一堂“修内功”,补短板、锻长板。

图片

培训开始前,新成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江赉出席并作动员讲话。他介绍了办班的初衷和培训计划,明确了开展“社会工作者人才能力提升计划课程”的重要意义,并围绕“怎么学”“怎么干”对参训的社会工作者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要持续保持“学习力”,提升自己“干事力”。社会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推陈出新、与时俱进,锤炼过硬本领,成为群众的“解题者”,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二要当好民意“调查员”,做群众的“解题人”。要深入居民群众,沉下心来开展调查研究,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还善于挖掘社区的能人,让居民的事情,居民自己说了算。

三要守正创新“践初心”,做新成的“实干家”。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居民区,都要在思想上不怕难,以实干创新在建设“美丽嘉定”中展现嘉定担当、彰显嘉定作为、干出嘉定精彩。

图片

扎实、专业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工作者做好社区工作的一颗“定心丸”、“能量剂”,本次培训班通过“以老带新”的创新授课模式,邀请两位上海市社区知名资深“老书记”为社会工作者们“传经送宝”。

党的十九大代表、社区资深“老书记”梁慧丽以《社区治理“四百走访”经验分享》为主题给大家带来“开班第一讲”,她用简洁、直给、高效的讲解方式,与与社会工作者们碰撞出思维火花,强化了社会工作者的走访技巧,破除大家日常走访中的壁垒,为大家今后更好地“送服务、问需求、解难题”提供了思路方法,提升了走访效率。

深耕基层数十年的社区“老书记”倪志刚就“如何巧用‘三会’制度,推进社区民主协商”为主题,以日常工作中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为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实的资料和事实向大家分析了“三会”制度的优势,讲解了“三会”组织开展的流程、要点、注意事项及运用技巧,将抽象叙事具体化,为社会工作者们奉上了生动精彩的一课。 

师带徒,传帮带,两位“老书记”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社工经验倾囊相授,精彩的课程让社会工作者们听得入神,记得用心,他们纷纷表示在培训中获益匪浅。

图片

社区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充电蓄能”永无止境。未来,新成路街道将继续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加强社工理论修养和实践转化上持续发力,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之路提供更多助力,锤炼一支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群众满意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夯实社区治理“底盘”,携手共建“乐居新成 幸福花园”。

培训心得分享

支晨(社区副书记):培训时间虽短,但内容充实,而且都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点,如何走“四百”、如何巧用“三会”制度,如何发挥居民“智囊团”作用等等知识点都让我受益匪浅,切实提升了我今后走“四百”、访民情的能力,也对“三会”制度的运用有了一个平衡的“度”,也督促我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到位。

孙玮(社区副主任):我觉得这样的培训很好,以后请给我们“来一打”。大家坐在一起全身心地学习,抬头聆听,俯首笔记,在课堂中寻找差异、正视差距、汲取能量,这让我不仅对走“四百”、“三会”制度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未来也会在参与社区大家园建设中,用好这些‘传家宝’,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做居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刘赟(居民区社工):相对于我们社区的其他同事,我是一名新人,从事社工不足两年,再加上前两年特殊时期也没能接受系统性的培训课,所以在社工的位置上我更多的是边做边学,边摸索边成长,本次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强基固本对社区工作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回去后我将学以致用,知行并进,切实将学习实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社会工作者。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