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成政务>新成汇客厅>详细内容

5天来了15000人!新成蔷薇能不能吃上“花经济”的大蛋糕

作者: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1-05-18 09:00 浏览次数: 【字体:

“五一”已经过去半月,相关数据相继出炉!辖区景点小灶村体验农场这个“五一”迎来开园以来最大客流——5天接待游客15000人次!营业额超105万元!百联嘉定购物中心的人流也同比提升58.59%!

“听说这里有蔷薇花节特意过来看看。走到大街小巷,我们才发现道路两旁到处都是粉色花墙,满架蔷薇都在轻风中摇曳。在打卡3个网红打卡点后,一家人顺便到百联领奖吃顿饭,逛逛小灶村。”家住徐汇的王女士告诉小新她们一家的出游计划。其实像王女士这样来新成度假不在少数。据百联嘉定和小灶村体验农场统计,今年五一期间恰逢街道首届“蔷薇花节”举办,不少市中心的游客慕名而来,辖区游客较去年提高了近5成。百联嘉定在蔷薇节期间推出了240张“金蔷薇券”,领取核销数超过93%。由蔷薇花带来的“花经济”在今年五一初露峥嵘。

184ca3702de74501a10a99975fde02a7.jpg

那新成蔷薇能不能继紫藤花后成为嘉定另一朵“金花”,催热新成“赏花经济”?一朵“蔷薇”能不能带来“流量”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赏花经济能否突破花期局限,“常开不败”,结出“新果”?小新帮你一一探访。

新成能不能吃上这口“花经济蛋糕”?

说起“花经济”一定绕不开紫藤。作为全国最大的紫藤公园,从4月开始,每天约有2500多名游客前往嘉定紫藤园,盛花期10多天时间里,每天游客数累计在8000左右。据相关部门统计,因为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紫藤花花期的游客都采用预约入园方式,人数比前年减少了一半以上,但即使是“控制”入园人数,赏花人数也达到了8.5万。这8.5万游客带动周边餐饮、酒旅业消费。小新现场及周边几家餐饮店了解到,小型餐饮的翻台率比3月提高近五成。假设8.5万游客平均消费50元,那就意味每年就有425万的“花”市场。如果让这8.5万“赏藤客”留下来继续“赏蔷薇”,是不是新成也能一起喝上一碗“赏花羹”?其他街镇的“桃花”“杏花”“郁金香”是不是也能一起分享赏花经济这个大蛋糕,在嘉定形成特色“赏花游”,拓展花经济的上下游。

在今年蔷薇花节期间,新成路街道已经意识到赏花联动效应,开始实施“紫气东来”计划,把蔷薇花节的第一站打卡点放在嘉定紫藤园,“赏藤客”只要完成嘉定紫藤园的扫码打卡或上传公园预约码,即能获得蔷薇券。据美丽新成、云赏蔷薇等后台数据统计,10天时间通过扫码关注公众号的游客达到986人,其中80%以上在嘉定紫藤园站有打卡记录。数据量不大,但是延伸嘉定赏花经济链背后的意义却不小。

“蔷薇经济”能不能有“线上”表达?

“走马观花”式旅游打卡带来的是人流,从首届“蔷薇花节”来看,小灶村和百联嘉定的人流同比都接近50%,但是无论是规模、人流还是对当地餐饮企业的影响都还达不到“触目惊心”,让商家趋之若鹜的程度。如何在花经济中植入本地特色,让“赏花经济”搭上“流量”的翅膀,我们可以来看看无锡樱花节。

今年无锡樱花节期间,游客不仅在微信朋友圈以及抖音等视频平台,聚焦了景观美感,花海赏花,完成“打卡拍照”,更多的商家在拥抱花经济后,享受到“流量”带来的红利。太湖饭店尝试与抖音合作,由罗永浩直播带货,仅用40分钟就销出2500多间,营收达160万元。而后,抖音主动要求太湖饭店“返场”,为“樱花之旅”提供更多额外的销售时间。

与无锡的流量经济相比,新成甚至是嘉定的流量经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紫藤系列的抖音传播总量不过20多万人次,蔷薇的抖音更少。但流量经济的市场却巨大。驴妈妈、嘉定都市网、南翔生活网等本土自媒体平台用户数均超过30万,抖音等平台的带货能力不弱,甚至本土网红有1小时卖空一个村的洋葱的成功案例。这样的带货能力如果作用在“花经济”上会不会结出“新果”?还是以紫藤为例,作为全国最大的嘉定紫藤园2019年观赏人数在30万人次,游客主要来自上海及长三角周边,游客年龄分布从6-70岁不等,特别是随着一些摄影、汉服爱好者不断增多,赏花人流的消费力也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嘉定本土的网红影响力、传播力也在不断加强,赏花+流量的模式值得期待。

首届新成“蔷薇节”初步实现了“云赏蔷薇”线上行的目的,但蔷薇商贸流量尚未开发,“花经济”的线上表达刚刚露芽。

“赏花经济”的文章还在“花样产品”开发上

不论是紫藤还是蔷薇或是月季,花期有限,想破解“昙花一现”的“花经济”,除了借花“穿针引线”聚人气外,还得对“赏花”经济有更多解读,真正让“赏花+”模式拓展开来,吸引人流停下来,住下来,消费起来。

避免同质化,延伸“花版图”。这几年,各个街镇在“赏花”这个问题上,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紫藤好看,大家都种紫藤;蔷薇热闹,大家都广种“蔷薇苗”。虽然满城尽是“花灿烂”,但从经济角度来看,不利于花版图的扩张,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不能破解花经济“昙花一现”的局面。但如果实现特色叠加,各街镇形成“特中之特”的花经济,那么蛋糕做大了,版图扩张了,花经济的联动效应才能凸显。

让“过客”成为“过夜客”。赏花期虽短,但创意无限。地方可以配合种植花田画、花卉迷宫,建设‘花样旅馆’‘花样餐厅’,开发蔷薇“文创”等。这些有创意的旅游产品不仅可以丰富花经济内涵,更能补齐赏花景区停车难、吃饭难、如厕难等设施短板,为农户开办农家乐、民宿等创造条件。

据了解,配合蔷薇花节活动,辖区小灶村就对内部设施进行升级。园内新增设了一座小桥,连接竹林岛和生态湿地,连通南北区域,缓解园内通行压力,分散客流数量。在游艺设施上,他们增加了丛林魔网、花海小火车、小猪赛跑赶小香猪、疯狂拖拉机捞小鱼等新内容,丰富景区资源,把过去逛逛园子的时间从3小时拉长到8小时,但未来这8小时能不能变成两天、三天,需要更多的头脑风暴参与其中。

让“花样产品”花样百出。利用花卉资源开发“花样”伴手礼,生产花卉特色食品、特色手工艺品、花卉文创产品等。这些举措不但延长了产业链条,还可以更多就业机会,通过发展“赏花经济”繁荣地方经济。首届“蔷薇花节”的规模、形式和影响力都有限,“赏花经济”的带动效应、溢出效应也均未释放,“花经济”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以上数据为部分媒体和部分单位提供,如有出入以主管部门官方发布为准)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