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WF9001000-2022-005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2年06月28日 文 号: 嘉新发[2022]4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街镇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街道办事处

嘉新发[2022]4号

关于印发《新成路街道2022年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6-28 浏览次数: 【字体:

各社区(村)、企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

新成路街道2022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已经街道办事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新成路街道办事处

             2022年6月28日

 

 

 

新成路街道党政办公室                       2022628日印发

 

 

新成路街道2022生活垃圾全程

分类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实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持续巩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现结合街道工作实际制定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进一步贯彻“人民城市”、“无废城市”理念抓住《条例》施行三周年关键期全面落实“党建引领、属地责任、物业履责、强化宣传、科技赋能、执法保障”的长效机制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稳步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固化市民良好分类习惯和文明行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持续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二、工作目标

巩固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垃圾分类管理中应用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让居民普遍养成垃圾分类日常习惯。街道干垃圾日均控制量低于35吨;湿垃圾日均分类量高于25吨;可回收物日均量10其中主体企业日均回收量8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25%以上。

(一)智能管理固实效

加强源头分类常态长效管理能力深化智能监控对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误时投放等场景应用保持垃圾分类成效稳定在高水平居村、单位及公共场所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

(二)规范收处补短板

巩固前两轮国家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突出问题等整改实效持续完善垃圾清运作业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有害垃圾暂存点、小型湿垃圾设施、两网融合场站规范运行。

(三)管执联动强支撑

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居委、物业、环卫公司、管理部门与城管部门定期联系、信息共享、联勤联动、线索移送、案件通报的工作机制形成垃圾分类执法检查高压态势有效破解生活垃圾分类瓶颈问题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精准管理水平和分类成效。

(四)低碳引领促减量

促进餐厨垃圾源头减量进一步落实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限制使用一次性餐具、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等举措。

三、主要任务

(一)持续提升源头分类品质

1.推进居民区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一小区一方案”发挥居民区党建引领及居民协商共治作用持续推进定时定点监督与节假日延时投放模式进一步巩固分类成效。鼓励基层创新管理模式逐步推进投放点、垃圾房及周边环境美化进一步完善投放点消毒除臭、给排水等便民利民设施。加强“一网统管技术应用协同强化执法保障普遍完善社区垃圾分类常态化管理机制。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6:00~21:00时段内集聚性小包垃圾现象。(牵头单位:社区自治办;配合单位:社区党建办、房管所;责任单位:各居村)夯实物业法定责任推进90%以上居民区物业保洁员“一岗双责”制度督促物业企业落实保洁人员履行社区垃圾分类源头投放管理责任人相关义务做好投放点撤桶、换桶和投放点周边环境卫生保洁等工作。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生活垃圾上门分类收集服务能力和分类存储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地区村民分类意识及分类实效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营造陆域清、水域清、空气清的村容村貌。(牵头单位:社区管理办;配合单位:营商环境办、综合行政执法队;责任单位:新成村)

2.巩固单位及公共场所分类管理实效。按照“行业牵头、属地推进、单位负责”的原则依法落实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责任通过告知管理、联动巡查、加强惩戒等方式切实提升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商场、菜场、饭店、沿街商铺等各类区域流动人群分类意愿和实效。(牵头单位:党政办、社区管理办、社区服务办、营商环境办、市场监管所;配合单位:综合行政执法队;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加强商场商圈等人流量集中、具有窗口示范意义的公共区域分类投放管理通过设置分类投放指引、细化分类投放容器或投放口改造、强化分类投放巡查等方式提高公共区域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牵头单位:社区管理办、营商环境办;配合单位:综合行政执法队;责任单位:迎新保洁公司)

3.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拔点整治。重点围绕居住区、农村、单位三类场所的设施配置、宣传氛围、分类实效、投放环境、长效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拔点攻坚专项整治。通过锁定清单、包干督办等方式攻克困难切实补好补齐垃圾分类短板杜绝新问题出现防止老问题复发促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推动街镇生活垃圾分类再上新台阶。(牵头单位:社区管理办;配合单位:综合行政执法队;责任单位:各居村、各责任单位)

(二)全面规范收运处置服务

4.严抓环保突出问题长效管控。持续开展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转运、处置全过程污染(如垃圾残液、冲洗废水、异味、噪音等)的日常检查和整治建立及时发现机制落实即知即改杜绝系统性风险。加强对小型湿垃圾设施监管定期开展污染物排放监测确保达标排放规范设施运行。规范生活源有害垃圾全程分类管理体系有害垃圾中转点应满足专人管理、空间封闭、防雨防晒、防渗防漏等管理要求。严格控制干垃圾进场量和进场品质规范装修垃圾残渣、陈年垃圾整治残渣进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流程管理,如有需要,开通专项收运处置通道落实专项分类处置。(牵头单位:房管所;配合单位:社区管理办;责任单位:物业公司、迎新保洁公司)

5.持续改善清运作业形象。环卫收运单位应加强与社区、物业沟通协调扩大居住区日间“定时定点投放”结束后垃圾清运覆盖面力争2022年三季度覆盖面达100%改善投放点及厢房内部环境。组织开展环卫作业扰民治理专项行动修订环卫作业规范完善评价制度定期通报作业扰民投诉、清运超载、混装混运等情况通过升级改造压缩设备、更新车辆装备、加强作业规范培训和监督检查、跟踪督办重点案件等措施着力解决环卫清运车辆噪音、异味、溅水、超载、混装等作业扰民及违规作业问题有效减少环卫作业市民投诉。严格执行生活垃圾分类清运制度对不符合分类质量标准的生活垃圾运用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清运单位源头拒收采集上传、管理部门审核移送、执法部门跟进督查的闭环管理。(头单位:社区管理办;配合单位:营商环境办、综合行政执法队、市场监督所、、各社区各物业;责任单位:迎新保洁公司)

(三)积极破解资源化利用瓶颈

6.优化巩固两网融合布局体系。推进可回收物中转站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并将其作为城市配套的基础设施用地结合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动态名单管理制度在保留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可回收物回收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牵头单位:社区管理办;责任单位:城投公司)持续推动主体企业集聚化发展开展主体企业定期评议制度加强信用管理规范社区回收服务对服务能级低下、发生重大违规事件的主体企业及时予以清退。提升服务点、中转站运营管理水平确保卫生整洁和消防安全。(牵头单位:社区管理办;责任单位:城投公司)推进两网融合中转站回收资质及环保手续办理实现达标管理规范运行。(牵头单位:社区管理办;责任单位:城投公司)持续将废玻璃、废纺等低价值可回收物托底收运落实情况纳入属地居村、主体企业等日常考核并与补贴发放挂钩。(牵头单位:社区管理办;责任单位:城投公司)

7.提升回收服务便捷度。以每周定时定点回收、一定数量上门有价回收、定点预约回收等方式规范主体企业在居民区的可回收物服务行为打通两网融合居民端“最后一百米”形成扎根社区、服务居民的服务网络。建立严密监管和数据追溯机制区域推行居民端交投称重、中转自动计量、细分转运等全过程数据追溯将可回收物中转站数据、视频接入一网统管平台实现数据自动化、定量化和可溯性统计。(牵头单位:社区管理办;责任单位:城投公司)

8.持续开展可回收物细分类投放。进一步优化道路废物箱设置上半年全面完成城镇范围道路废物箱可回收物投口100%细分类改造,有效提高干垃圾与可回收物分类投放辨识度提高公共区域分类投放纯净度。(牵头单位:社区管理办;配合单位:城发公司;责任单位:迎新保洁公司),完成公园广场细化可回收物收集容器设置和投放回收柜一个。(牵头单位:社区管理办;配合单位:城发公司;责任单位:迎新保洁公司)

(四)夯实长效监管执法保障

9.加快数字化监管应用。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一网统管”信息化平台建设,理清监督管理界面完善优化生活垃圾分类全程管理智能应用场景强化各类垃圾流量流向、末端处置总量、分类比例、末端设施运行、湿垃圾分类品质等监控应用促进智能场景在管用、实用方面逐步优化。促进收运处置单位加快探索和配置视频监控、智能监控等感知终端落实居民区集中投放点100%覆盖可视化监控并深化智能监控对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误时投放等场景应用智能化监控覆盖率达50%并纳入区、镇两级生活垃圾全程监管平台提高生活垃圾源头管理的响应度提升分类工作实效。(牵头单位:社区管理办;责任单位:城投公司)

10.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围绕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对象加强案例公示、媒体曝光、信用惩戒等手段运用形成垃圾分类执法检查高压态势。加强社区执法监督力度将垃圾分类执法向社区延伸利用垃圾分类智能技术积极推行“非现场执法”等现代审批改革手段提高执法监督效能。提升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对不履行分类义务、乱丢小包垃圾且屡教不改的人群强化执法处罚力争居住区个人案件查处数量实现明显提升有力震慑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牵头单位:综合行政执法队;配合单位:社区管理办;责任单位:各居村、相关单位)

(五)源头减量引领绿色低碳

11.促进餐厨垃圾源头减量。倡导粮食节约继续深化“光盘行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落实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推行光盘行动的实施方案》持续发挥生活垃圾收费价格杠杆机制作用完善餐饮浪费监管机制引导餐厨垃圾源头减量。积极推进部分有条件的区域、有技术条件的企业双向对接探索食品加工企业、规模化菜场餐厨垃圾的源头减量减轻湿垃圾对末端资源化利用系统压力。(牵头单位:党政办、社区服务办、社区文明办、市场监督所;配合单位:迎新保洁公司;责任单位:各相关单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调联动。进一步发挥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加大日常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力度成员单位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以及年度工作要点要求对照责任清单进一步健全运行、考核、激励等具体配套制度协调应管理部门对标对表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月开展进度统计、进展通报。切实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针对瓶颈性问题和反复性问题加强督办协调推进。(牵头单位:垃圾分类领导小组;配合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各成员单位)

(二)完善长效常态管理机制。持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工作围绕短板问题和管理趋势加大检查通报力度促进居住区、单位达标率稳定在95%及以上。应用“城管通”终端,鼓励专业督查、第三方巡检与社会监督等多方参与,落实周抽查、月覆盖,实行前端分类实效常态化管理,形成发现、移送、处置工作闭环。(牵头单位:社区管理办、社区文明办、城运中心;配合单位:街道巡访团;责任单位:各相关单位)优化生活垃圾分类奖惩政策及分配办法以“突出重点、绩效优先”为导向提升资金使用绩效持续保障源头分类、转运设备、宣传引导等方面财政投入。(牵头单位:社区管理办、社区文明办;责任单位:财政所)

(三)深入凝聚社会共识。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新闻宣传组织开展《条例》三周年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持续面向学校、社区、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培训、创意发明、宣传推广活动进一步营造低碳生活新时尚。(牵头单位:社区文明办;配合单位:社区管理办;责任单位:各居村、相关单位)

 

附件: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任务清单

附件

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任务名称

任务内容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责任单位

 

 

1

 

 

 

 

 

 

 

 持续提升源头

分类品质

推进居民区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一小区一方案”,发挥居民区党建引领及居民协商共治作用,持续推进定时定点监督与节假日延时投放模式,进一步巩固分类成效。鼓励基层创新管理模式,逐步推进投放点、垃圾房及周边环境美化,进一步完善投放点消毒除臭、给排水等便民利民设施。强化一网统管技术应用,协同强化执法保障,普遍完善社区垃圾分类常态化管理机制。到2022年底,基本消除6:00-21:00时段内集聚性小包垃圾现象。

社区自治办

社区党建办、房管所

村居

 

 

2

夯实物业法定责任,推进90%以上居民区物业保洁员“一岗双责”制度,督促物业企业落实保洁人员履行社区垃圾分类源头投放管理责任人相关义务,做好投放点撤桶、换桶和投放点周边环境卫生保洁等工作。

社区管理办

营商环境办、

综合行政执法队

物业公司

 

 

3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生活垃圾上门分类收集服务能力和分类存储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地区村民分类意识及分类实效,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营造陆域清、水域清、空气清的村容村貌。

社区管理办

综合行政执法队

新成村

 

 

4

 

 

巩固单位及公共场所分类管

实效

按照“行业牵头、属地推进、单位负责”的原则,依法落实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责任,通过告知管理、联动巡查、加强惩戒等方式,切实提升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商场、菜场、饭店、沿街商铺等各类区域流动人群分类意愿和实效。

 

党政办、社区管理办、社区服务办、营商环境办、市场监管所

综合行政执法队

各责任单位

 

 

5

加强商场商圈等人流量集中、具有窗口示范意义的公共区域分类投放管理,通过设置分类投放指引、细化分类投放容器或投放口改造、强化分类投放实效巡查等方式,提高公共区域生活垃圾分类实效。

社区管理办、

营商环境办

综合行政执法队

迎新保洁公司


 

 

6

 

开展生活垃圾

分类拔点整治

重点围绕居住区、农村、单位三类场所的设施配置、宣传氛围、分类实效、投放环境、长效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拔点攻坚专项整治。通过锁定清单、包干督办等方式攻克困难,切实补好补齐垃圾分类短板,杜绝新问题出现,防止老问题复发,促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推动街道镇生活垃圾分类再上新台阶。

社区管理办

综合行政执法队

各居村、各责任单位

 

 

 

7

 

 

严抓环保突出

问题长效管控

持续开展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转运、处置全过程污染(如垃圾残液、冲洗废水、异味、噪音等)的日常检查和整治,建立及时发现机制,落实即知即改,杜绝系统性风险。加强对小型湿垃圾设施监管,定期开展污染物排放监测,确保达标排放,规范设施运行。规范生活源有害垃圾全程分类管理体系,有害垃圾中转点应满足专人管理、空间封闭、防雨防晒、防渗防漏等管理要求。严格控制干垃圾进场量和进场品质,规范装修垃圾残渣、陈年垃圾整治残渣进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流程管理,对于按要求落实整治垃圾、装修垃圾分拣残渣源头分类的,开通专项收运处置通道,落实专项分类处置。

房管所

社区管理办

物业公司、

迎新保洁公司

 

 

 

 

8

 

 

 

持续改善清运

作业形象

环卫收运单位应加强与社区、物业沟通协调,扩大居住区日间“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清运覆盖面,力争2022年三季度覆盖面达到100%。组织开展环卫作业扰民治理专项行动,修订环卫作业规范,完善评议制度,定期通报作业扰民投诉、清运超载、混装混运等情况,通过升级改造压缩设备、更新车辆装备、加强作业规范培训和监督检查、跟踪督办重点案件等措施,着力解决环卫清运车辆噪音、异味、溅水、超载、混装等问题,有效减少市民投诉。严格执行生活垃圾分类清运制度,对不符合分类质量标准的生活垃圾,运用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清运单位源头拒收信息采集上传、管理部门审核移送、执法部门跟进督查的闭环管理。

社区管理办

营商环境办、综合行政执法队、市场监管所、各居民区、各物业

迎新保洁公司

 

 

9

 

 

 

优化巩固两网融合布局体系

进可回收物中转站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并将其作为城市配套的基础设施用地,结合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动态名单管理制度,在保留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可回收物回收行业长期稳定发展

社区管理办

/

城投公司

10

持续推动主体企业集聚化发展,开展主体企业定期评价制度,加强信用管理,规范社区回收服务,对服务能级低下、发生重大违规的主体企业及时予以清退。提升服务点、中转站运营管理水平,确保整洁卫生和消防安全。

社区管理办

/

城投公司

 


 

11


推进两网融合中转站回收资质及环保手续办理,实现达标管理规范运行。

社区管理办

/

 

城投公司

12

持续将废玻璃、废纺等低价值可回收物托底收运落实情况纳入属地居村、主体企业等日常考核,并与补贴发放挂钩。

社区管理办

/

 

城投公司

13

提升回收服务

便捷度

以每周定时定点回收、一定数量上门有价回收、定点预约回收等方式,规范主体企业在居民区的可回收物服务行为,打通两网融合居民端“最后一百米”,形成扎根社区、服务居民的服务网络。建立严密监管和数据追溯机制,区域推行居民端交投称重、中转自动计量、细分转运等全过程数据追溯,将可回收物中转站数据、视频接入一网统管平台,实现数据自动化、定量化和可溯性统计。

社区管理办

/

 

城投公司

 

14

持续开展可回收物细分类投

进一步优化道路废物箱设置,上半年完成城镇范围道路废物箱可回收物投口100%细分类改造,提高干垃圾与可回收物分类投放辨识度,提公共区域分类投放纯净度。

社区管理办

城发公司

 

迎新保洁公司

15

完成公园广场细化可回收物收集容器设置和投放回收柜一个

社区管理办

城发公司

迎新保洁公司

16

加快数字化

管应用

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一网统管”信息化平台建设,理清监督管理界面,生活垃圾分类全程管理智能应用场景,强化垃圾流量流向、末端处置总量、分类比例、末端设施运行、湿垃圾分类品质等监控应用,促进智能场景在管用、实用方面逐步优化。促进收运处置单位加快探索和配置视频监控、智能监控等感知终端,落实居民区集中投放点100%覆盖可视化监控,并深化智能监控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误时投放等场景中的应用,智能化监控覆盖率达50%,并纳入区、镇两级生活垃圾全程监管平台,提高生活垃圾源头管理的响应度。

社区管理办

/

城投公司

 

 

 


 

 

 

 

17

 

 

 

加大重点领域

执法力度

绕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对象,加强案例公示、媒体曝光、信用惩戒等手段运用,形成垃圾分类执法检查高压态势。加强社区执法监督力度,,利用垃圾分类智能技术,积极推行“非现场执法”等现代审批改革手段提高执法监督效能。加强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对不履行分类义务、乱丢小包垃圾且屡教不改的人群强化执法处罚,力争居住区个人案件查处数量实现明显提升,有力震慑垃圾分类违法行为。

综合行政执法队

社区管理办

各居村、相关单位

 

 

 

18

促进餐厨垃圾

源头减量

倡导节约粮食继续深化“光盘行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落实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推行光盘行动的实施方案》,持续发挥生活垃圾收费价格杠杆机制作用,完善餐饮浪费监管机制,引导餐厨垃圾源头减量。积极推进部分有条件的区域、有技术条件的企业双向对接,探索食品加工企业、规模化菜场餐厨垃圾的源头减量,减轻湿垃圾对末端资源化利用系统压力。

社区党政办、社区服务办、社区文明办、市场监管所

迎新保洁公司

各相关单位

19

加强协调联动

进一步发挥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加大日常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力度,各成员单位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以及年度工作要点要求,对照责任清单,进一步健全运行、考核、激励等具体配套制度,协调应管理部门对标对表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月落实进度统计、进展通报。切实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针对瓶颈性问题和反复性问题,加强督办,协调推进。

垃圾分类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成员单位

 

 

 


 

 

 

 

 

 

 

20

完善长效

常态管理机制

持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工作,围绕短板问题和管理趋势,加大检查通报力度,以评促改,促进居住区、单位达标率稳定在95%及以上。应用“城管通”手机工作终端,强化专业督查、第三方巡检与社会监督等多方参与,落实周抽查、月覆盖,实行前端分类实效常态化管理,形成发现、移送、处置工作闭环。

社区管理办、社区文明办、城运中心

街道巡访团

各相关单位

 

21

优化生活垃圾分类奖惩政策及分配办法,以“突出重点、绩效优先”为导向,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应持续保障源头分类、转运设备、宣传引导等方面财政投入,夯实分类实效。

 

社区管理办、社区文明办

 

/

财政所

 

 

 

22

深入凝聚

社会共识

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新闻宣传,组织开展《条例》三周年主题宣传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持续面向学校、社区、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培训、创意发明、宣传推广活动,进步营造低碳生活新时尚

社区文明办

社区管理办

各居村、相关单位